冬春季节交替时期,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,如流行性感冒、肺结核、水痘等。学校人员密集,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传播,为减少传染病给工作、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,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和蔓延,请大家认真掌握传染病知识,提高防护能力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(或ABCD)四个型别,其中甲型流感容易引起每年季节性流行。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
(一)主要症状
通常急性起病,发热(高热可达39-40℃),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咽痛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等,全身症状明显,如头痛、肌痛、乏力等。
(二)预防措施
1、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。
2、注意天气变化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
3、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衣、勤洗手、不共用毛巾,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。
4、保持充足睡眠,健康饮食,坚持适量运动。
5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环境卫生。
6、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,如需接触应佩戴口罩。
二、肺结核
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。一般是由于吸入传染源咳嗽、喷嚏、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含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。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,少数于抵抗力降低时发病,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,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。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,还可避免传染他人。
(一)主要症状
1、全身症状:发热最为常见,一般为午后37.4℃-38℃的低热,可持续数周,热型不规则。夜间盗汗,表现为熟睡时出汗,几乎湿透衣服,觉醒后汗止。其他还有疲乏无力、胃纳减退、消瘦、失眠、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。
2、呼吸系统症状: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,干咳三周或以上,伴痰血,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;咳痰较少,一般多为白色黏痰,合并感染、支气管扩张常咳黄脓痰;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,可出现痰中带血,如累及大血管,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;可有胸痛、呼吸困难等表现。
(二)预防措施
1、持续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或有咯血和血痰、胸痛2周以上、发热2周以上等症状,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,要及时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。
2、不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,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,勤洗手,勤开窗通风,保证充足的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强体育锻炼。
三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,已知会引起疾病,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,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,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,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,目前属于乙类乙管传染病。
(一)主要症状
有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胸闷、呼吸困难、乏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结膜炎、肌肉酸痛等,不同的感染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,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,有的会发展为肺炎,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。
(二)预防措施
1、做好个人防护,坚持勤洗手、科学佩戴口罩,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。如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
2、经常性开窗通风,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。
3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。
四、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春两季多发,其传染力强,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。在近距离、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。病后获得持久免疫,但可发生带状疱疹。
(一)主要症状
该病潜伏期为12~21日,平均14日。可出现头痛、全身不适、发热等症且有皮疹,皮疹先发于头皮、躯干受压部分,呈向心性分布。在为期1~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。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→疱疹→结痂→脱痂的演变过程,脱痂后不留皮痕。水疤期痛痒明显,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。
(二)预防措施
1、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,应接种水痘疫苗。
2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。
3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环境整洁。
4、尽可能不去公共场所,不接触患病学生。
5、患者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。
五、诺如病毒胃肠炎
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,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,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高发季节,人群普遍易感。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。传播途径多样,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、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、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、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。
(一)主要症状
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-72小时,通常为24-48小时。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,部分患者有头痛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,成人腹泻居多,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。
(二)预防措施
1、保持手卫生。饭前、便后、加工食物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,但需注意,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,不能代替洗手。
2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。不饮用生水,蔬菜瓜果彻底洗净,烹饪食物要煮熟,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。
3、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居家隔离,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,保持手卫生,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人近距离接触。
4、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,增强身体对抵抗力。
总务处
2023年3月10日